赞皇酸枣仁
当前位置:首页 > 药材资讯 > 品种分析
  • 白及能否再现商机

    2018年白及在不到一年内,统货个子从500元跌至115-120元,2020年底进一步下滑至80元,2021年在80-85元上下徘徊近一年,2022年回升至90-95元,到11月涨至120元,2023年加速上扬,从120元攀升至180元左右,2024年在震荡中逐渐跌落下来,从175元跌至120元,进入2025年价格继续走低,目前市场多售价75-80元。 白及从三年低价中走出,涨价持续不到两年便跌落下来。白及为何落价,后市能否再现商机? 白及原系野生珍奇药材,经过多年无度采挖,资源量急剧减少,已经列入世界濒危植物保护品种。目前,只有贵州、云南、四川尚能为市场提供货源,其他一些产区已经枯竭,无法为市场提供批量货源。 2010年白及首次突破百元高价,当年价格高升至160-180元,2011年在170元左右徘徊近一年,2012年从170元飙升至240-260元,2013年跳过300元,直奔460元,2014年在460元左右横盘到10月,11月进一步高升至550元,此价持续到2015年,2016年上半年涨至620-650元,下半年跨过700元,直达850元,此价坚持到2017年9月。 白及2010年从80元迈开涨价步伐,到2017年高升至850元,涨价行情长达8年之久。白及为何高价持续这么长时间?受白及连续多年涨价刺激,2013年便有药农尝试采挖野生根茎移栽大田,并获得成功,2014-2015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按白及生长周期3年推算,2016-2017年采挖面积大,但是,由于药农种植积极性高,采挖出来的鲜根茎多做种根栽种了,实际用于药用的商品不多,加上鲜根茎的高价,推高了白及价格。 2015-2017年白及受高价刺激,种植面积还是扩大了不少,虽然有不少根茎做种苗栽种下去,但是,用种子育苗栽种的也有一定的面积,2018年在新货产量增加的压力下价格终于跌落下来,在不到一年内从500元下滑至115-120元,2019年小幅回升至150元后,重新跌落至120元,2020年从120元逐渐下滑至80元左右,2021年在80元上下运行一年,2022年小幅回升至90元,到年底涨至115-120元,2023年从120元涨至180元,2024年回落至140元,又反弹至160元,年底再次下滑至120元。 2015-2017年白及高价期间,单株种苗价格在2 -3元,2018-2020年采挖白及亩成本在3万元-4万元,按干白及品成本在200元/公斤以上。2018-2019年白及价格大跌后种苗行情也腰斩,行情在单株1元左右,2021年-2022年采挖的白及成本在80-100元之间。 也就是说,白及经过三年低价,涨价时间不到两年,又跌落下来。 2020-2022年白及三年低价期间,栽种面积并不大,按照生长周期三年推算,2022-2025年采挖面积不大。2023年白及才涨至160-180元,当时育苗面不大,2023年并没有大面积扩种,2024年栽种面积有所扩大,但,远远没有前几年高价时下种面积大,因为2020-2022年低价,种植户多赔钱,多数种植户持观望态度,由此,不难推断2025-2026年采挖面积并不大,2024年白及产新价滑,2025年春季栽种期间价格继续走低,种植户多赔钱,也难以调动种植积极性。 白及生长三年采挖,据种植户介绍,管理得好,亩产鲜货4000-5000斤,如果管理不好只能产1500-2500斤左右,折干率6:1,折干货大约150-350公斤,平均亩产干货200-250公斤。 2023年白及种苗价格10元/市斤左右,3年的管理工费,再加上农药化肥大约5000元,自己培育种苗种植户成本大约在5000元/亩左右,买苗自种户基本成本在1.5万/亩元左右,如果包地种植成本大约在2万元以上。 白及主产地为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地区。按照近两年白及鲜货20元/公斤,折干大约6:1,统货加工后大约成本在130元/公斤,目前干品统货卖价70-75元(种植户卖价),已经亏本赔钱。 据业内人士统计,2021年白及总产量为3500-4000吨,2022年白及产量为3000吨左右,2023年白及产量为1500吨左右,2024年总产量不足1200吨。 据了解,目前白及年需求量在3000吨左右,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医药行业,主要用于生产治疗胃病的中成药如快胃片、白及颗粒、白及冲剂、胃康灵胶囊以及作为中药饮片使用。二是工业黏合剂,用于高档卷烟、装裱字画、陶瓷黏合等方面。三是化妆品方面,如白及面膜、香皂等用于美容。 目前白及价格走低,种植户基本无利润,大户多亏本,将打击药农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影响三年后的产量。白及依然有利好存在,有货者不必恐慌。随着白及货源的实际消化,库存也逐渐不断减少,后市行情有望东山再起。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5-02 09:18:42

  • 青翘下滑空间有多大

    自2023年青翘(水煮)从240元高价跌落,近两年价格在震荡中逐步走低,目前市场价已跌至60元左右。青翘价格为何下滑,未来价格是否仍有下滑空间。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连翘主要分布于中条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等山区。 山西省:吉县、乡宁、洪洞、蒲县、大宁、浮山、古县、安泽、沁源、屯留、沁县、潞城、襄垣、黎城、壶关、平顺、左权、长子、高平、陵川、晋城、阳城、 沁水、翼城、新绛、绛县、闻喜、垣曲、夏县、平陆、芮城。 河南省:林州、辉县、修武、济源、嵩县、栾川,新安、宜阳、洛宁、三门峡、陕县、渑池、灵宝、卢氏、南召、淅川、西峡。 陕西省:宜川、黄龙、黄陵、铜川、宜君、白水、蒲城、富平、韩城、合阳、潼关、洛南、丹凤、商南、商州、山阳等县。 河北省:涉县、武安县、磁县、平山、井陉。 山东省:临沂市、淄博市、泰安市。 湖北省:郧县、郧西等地。 连翘生长发育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3月气温回升,3月底4月初先花后叶,20天左右幼果出现,9-10月份果实成熟,事实上近年产地在8月上旬已开始采收。 近几年青翘之所以涨价,主要是连续多年受灾减产造成的。因为青翘花期总是出现低温雨雪天气,影响其正常坐果率。受灾减产成了常态化,只是受灾程度轻重而已。 青翘野生资源蕴藏丰富,蕴藏量大约有2万吨。因为植株生长较分散,而且高山和深山、悬崖峭壁无法采摘,实际采收量只有45%。遇到丰产 年,年采收产量可达9000吨左右。 2017年到2021年青翘几乎年年都有受灾减产利好,只是因有庞大的库存拖累,在2017-2019年三年期间价格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始终在36-45元上下反复涨涨落落。2020年青翘在实际消化中价格涨至55元左右,到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市场需求增加,短期内价格涨至68元左右。 进入2021年青翘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市场需求,价格也稳步攀升至75-80元。2021年青翘仍遭遇了低温冻害,而且是较严重的一次。随着青翘产新深入,经营户发现可供货源显少,有货者惜售心理较强,在市场实际需求拉动下价格继续高升,到8月已攀升至110元左右,年底进一步上升至120元上下。 由于青翘经历了连续多年减产,以前加大了新的市场需求,2022年花期再次遭受低温减产,为青翘注射了一针兴奋剂,短时间内价格冲高至150元左右。 目前青翘以野生为主,占80%,家种占20%。由于2017-2020年青翘减产,庞大的库存得到良好消化,到2021年产新前全国总库存量不足3000吨,2021年青翘减产严重,总产量大约有4500吨。关于青翘的市场年需求量颇有争议,但是,普遍的认知年总用量在6500-7000吨。 2022年青翘总产量大约有5500-6000吨,也有的说少于5000吨,更有的说有6000吨以上。总之,2022-2023年产新前青翘可供货源就是这么多。按照药典要求,2022年挥发油合格的货源不足2000吨。2022年青翘收购价格也参差不齐,最低价100元以内,最高价达130元。 按照青翘年需求量6500吨计算,供求偏紧,只是高价减少了实际需求。因为一个品种的市场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用途的开发,新疾病的突发都可增加新的需求。同样,因质量问题或是出口下降,或是价格涨幅过高也会影响到实际需求减少。 家种青翘育苗3年后挂果,5年后进入旺果期。因采收时间不同,连翘分为青翘和黄翘,近几年黄翘基本退出市场,出现了另一种无柄青翘。青翘又分为生晒和水煮货,水煮货价格高于生晒货,无柄货价格最高。 连翘为清热解毒的要药,在治疗热病的方剂中应用十分广泛。它是不少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远销印度、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代研究表明,连翘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抑菌作用,而且还可用于医疗保健、食品、日用化工等方面。连翘挥发油可作优质香料,用连翘生产的护齿牙膏、连翘茶,深受市场欢迎。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连翘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必将出现一个新局面。 连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家种占地时间长,收益低,产地抢青现象时有发生,质量下降;资源开发不平衡,特别是深山区,很多资源尚未利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采、护、养相结合,保护利用好野生资源。 2025年青翘花期没有遭遇明显低温冻灾,有货者信心动摇,纷纷降价出售。总之,青翘持续4年的高价行情已结束,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至于青翘产新后价格还能回落多少?需看产地加工户鲜货收购价及药农采收积极性。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4-29 09:45:02

  • 白鲜皮为何徘徊不前

    近三年来白鲜皮价格一直在140-145元徘徊不前,作为生长周期长的野生品种,为何价格长时间没有新的突破。以下就其基本面做以分析: 白鲜皮主要野生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地区、河北及北朝鲜进口,主产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呼玛县、讷河市、穆绫市穆绫镇泉眼河村;辽宁本溪;吉林省抚松县、新宾满族自治县;内蒙古赤峰市,其中以黑龙江牡丹江所产的质量为佳,河北产区近年已经绝迹。 白鲜皮野生于土坡灌丛中、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下,山坡阳坡。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旱、怕涝、怕强光照。随着野生资源的不断萎缩,目前市场流通的货源多来自内蒙古及东北三省,其他产区货源很少,朝鲜仍有一定的产量进口国内市场。 本品为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用药部位为根皮,采挖一次后需两到三年才能重复采挖。不易种植,生长期8-10年,收益慢,目前市场所需货源仍依靠野生供给。 2010年白鲜皮结束20元以内低价,进入上升通道,在不到两个月时间从28元(抽芯80%)涨至40-45元,进入下半年价格回落至38元左右。2011-2012年白鲜皮价格在35元上下徘徊近两年,2013年重新回升到45元左右,到10月高升至62元上下。2014年白鲜皮价基本稳定在63-65元,2015年上年回落至55-57元,下半年下滑至50元左右。2016年上半年白鲜皮价格维持在55元上下,下半年价格逐步上升至60-66-76元。 2017-2019年8月白鲜皮价格在75-65元上下反复涨涨落落,2019年9月突然发力上升至120元左右,11月又回落至110元。2021年白鲜皮在110元上下徘徊到8月,9月再次启动涨价,短期内涨至140元左右。2022年1-8月白鲜皮价格冲高至180元左右,随后价格小幅回落至155元,2023年到目前白鲜皮价格一直在145元上下波动。 自2010年白鲜皮价格上涨以来,总体走势是上升的,在涨价途中也出现过短期的价格回调。从白鲜皮历史价格走势看,其野生资源是在不断减少的。 随着近几年白鲜皮价格的高升,其采挖力度也在加大,无序的采挖留下的坑槽及草原植被的破坏,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白鲜皮属于三级野生植物保护药材,按照《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规定保护的野生药材必须由相关部门实行统一收购、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如果有私自采挖、运输、销售等违法行为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疮毒、湿疹等病症,治疗各类疥疮,顽癣等皮肤病。此外,对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市场年需求量900-1100吨。 白鲜皮野生资源在不断萎缩已成事实,朝鲜进口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来货量不稳定。虽然目前辽宁部分产区已有人工栽种,但是,因白鲜皮生长周期长,短期内难有大量货源产出。一旦价格涨高势必刺激家种得到大面积发展,届时价格也将向合理价位回落。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4-27 09:03:04

  • 家种苍术低价还能走多远

    苍术商品分三大类,茅苍术又名南苍术;北苍术;关苍术又名白苍术,朝鲜、南韩,日本称之为白术。 1、苍术,断面有朱砂点。主产于黄河以南,江苏茅山是它的道地产区,所以叫茅苍术。江苏、安徽、四川、湖北、江西、河南、山东,主产于江苏句容、江宁、南京城郊及金坛、溧阳、溧水、丹徒;安徽滁州市;浙江寿昌(建德市);重庆巫山;河南三门峡、灵宝、卢氏、陕州区、渑池等。 2、苍术,断面有雄黄点。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东北三省。内蒙古的东三盟有大片野生的苍术,主要集中在赤峰、哲盟、兴安盟。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北京、天津,主产于黑龙江龙江、讷河、杜蒙、甘南、林甸、依安、富裕、泰来、齐齐哈尔;辽宁朝阳、建平、凌原;河北玉田、遵化、宣化;河南信阳、新县;山东崂山、淄川、北京怀柔;天津蓟州区;山西沁源、晋城、长治;河南林县、辉县等。 3、关苍术,断面白粉渣,没有油点。为地方习用品,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主产于黑龙江伊春、北安、黑河、佳木斯、桦川;辽宁本溪、新滨、桓仁、宽甸。朝鲜苍术,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图示:家种苍术近三年历史价格 本文重点介绍北苍术的行情走势变化,北苍术按规格分为光统和半撞皮货,每公斤价格差40元左右。 近十几年来苍术价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以前价格还在10元(半撞皮,下同)以内运行,2009年底价格已涨至23元左右,2010年9-10月涨至27-28元,2011-2013年上半年价格在25-28元上下运行两年半,2013年下半年已涨至36-38元。2014-2016年8月苍术价格在40-45元上下反复涨涨落落,2016年9月突然发力上升至55元,到年底涨至68元左右。 2017年苍术价格基本稳定在68-70元,2018年从80元升至100元左右,2019年小幅回落至95元,2020年在105-115元上下浮动,2021年加速上升至155-160元,进入2022年小幅回落至145元左右。 自2014年苍术从上一年的28元涨至40元,近几年又不断高升。虽然在价格上涨途中出现几次小幅回调,但是,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苍术价格逐渐高升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增加,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家种尚未大面积发展起来。因为家种需生长3-4年,投资成本又高,不能被更多的药农接受,但是,随着苍术价格的高升,家种苍术也在逐年扩大,这是近两年价格下滑的主要因素。 苍术是野生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年需要量较大。市场销售主要按光苍术、毛苍术和苍术片。苍术资源量丰富,正常年景采收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要,但由于无序的采挖造成有些地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沙化情况突出,国家近几年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增强,东北、内蒙古的一些地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资源保护政策,乱采乱挖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市场供应也因此紧张。 近几年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行情波动也比以前频繁。苍术片、制苍术常用于中医院的临床配方,而中药厂主要购买原药材进行投料,是市场走动最频繁的野生品种之一。药典中含有苍术中成药有妙丸、九圣散、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颗粒、三妙丸、小儿百寿丸、午时茶颗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如意金黄散、妙济丸、纯阳正气丸、国公酒、狗皮膏、前列舒丸、祛风舒筋丸、痧药、藿香正气口服液、越鞠丸等。在今年"非典"蔓延时期,苍术为预防配方中的主要用药。 自2020年家种苍术在东北三省得大面积种植,辽宁凤城、吉林通化、黑龙江尚志及内蒙赤峰,呼伦贝尔等地,少则百亩,多则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种植,主要以包地大户和地方政府扶持农户种植为主。 苍术经过4年的大面积盲目扩种,导致生产严重过剩,自2024年价格便步入下滑通道,目前家种朱砂点货35元(包检),白茬货25上下。 苍术种植亩投入1万左右,按照目前价格出售,有的种植户已亏本赔钱,种植积极性降低。该品在地可采挖面积仍不小,预计,低价行情将持续一段时间。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4-23 09:17:36

  • 赤芍为何涨而复落

    赤芍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用药量大,是国内外中药市场的重要商品之一。 历代医家,对野生、家种的芍药根皆药用。而在区别赤芍、白芍上,认识不一,但两者在临床应用的功效也有不同。根据现在实际应用情况赤芍、白芍的原植物同属一种,白芍是家种的,水煮去皮晒干而成。赤芍基本是野生的,采挖后,直接晒干药用。 赤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主产于内蒙古额尔古右旗、牙克石、鄂伦春旗、扎兰屯、额尔古左旗、鄂温克旗、科尔右中旗、科尔右前旗、阿荣旗、扎鲁特旗、扎赉特旗、莫力达瓦、巴林左旗、多伦、突尔;辽宁西丰、岫岩,凤城、宽甸、庄河、辽阳、盖州市、清原;吉林敦化、桦甸、龙井、和龙、汪清、集安、蛟河、安图、靖宇、长白;黑龙江伊春、宁安、萝北、密山、嫩江、宝清、依兰、林甸、牡丹江、鹤岗、虎林、海林;河北赤城、围场、崇礼、沽源、张北、丰宁、宣化、兴隆、青龙、平泉;山西夏县、岚县、孝义、石楼、汾阳、临县。 川赤芍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新疆、云南、贵州、青海也有分布。主产于四川阿坝、色达、木里、理县、壤塘、马尔康、松潘、红原、越西、盐源、宝兴、若尔盖、茂县、北川、平武、炉霍、金川、天全、汶川、甘孜;云南维西、兰坪、剑川、宾川、华坪、永胜;贵州赫章、印江、纳雍;青海湟源、门源、班玛、民和。 赤芍以内蒙古多伦野生品根条长,质松,具有"糟皮粉碴"的特点,质量最佳,名为"多伦赤芍"。 地方习用品:草芍药分布于山西、河北及东北;毛叶草芍药分布于四川、湖北、陕西、山西;毛脉川芍药分布于四川、甘肃;美丽芍药分布于云南、四川、甘肃;新疆芍药分布于新疆北部。以上诸种均作赤芍用。 尽管赤芍产区这么多,但是,近二十年来价格一直稳中有升,2004年价格在7元上下浮动,2009年涨至17元,2010年涨至25-26元,2011-2012年小幅回落至22元左右,2013年又迈开涨价步伐,到年底涨至40元以上,进入2014年上半年高升至45元,下半年回落至40元左右。2015-2019年9月赤芍在30-40元上下反复涨涨落落,经过近5年的震荡消化,到2019年10月突然发力上升至47-48元。2020年赤芍价格基本稳定在48元左右,其中4-6月小幅涨至50-52元。2021年赤芍价格小幅上扬至55-56元,此价一直持续到2022年,2023年价格下滑至42-45元,2024年从42元涨至58-60元,目前价格下滑至46元左右,家种36元。 从赤芍历史价格变化来看,在不到二十年内价格翻了7-8倍,究其原因还是野生资源在逐年下降。野生赤芍采挖后留下的残根断径需4-5年才能长成商品,况且,在涨价的刺激下,尤其2014年进入高价以来,造成毁灭性地采挖,其再生繁殖遭到破坏。 在近几年赤芍高价的刺激下,已开始人工栽种,但是,家种也需生长5-6年才能采挖,发展缓慢。以上是导致赤芍过去几年价格逐年上涨的主要因素。 赤芍是活血化瘀的重要品种,也是不少中成药生产的主要原料。二十世际70年代后期,出口量逐年增多,最高年出口量达500吨,远销日本、南朝鲜及南洋一带,在国外享有盛誉。赤芍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连年采挖,近山区资源明显减少,远山区采挖困难;家种赤芍,生长年限长,收入较低,发展缓慢;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跟不上,销售受到限制。因此,应有计划地保护近山区资源,使其休养生息,恢复资源,重点开发远山区资源;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开展人工栽培;加强新疗效、新用途的研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近几年野生赤芍货源产出量在4000吨左右/年,而国内用量大概在5000吨左右,加上家种货源补充,基本产量与用量持平。 家种赤芍亩产干货400-500公斤左右,按近几年药农卖价30元/公斤计算,亩收益1200-15000元左右,按五年生长期限来算,减去5年的管理成本,年净效益不高。 虽然受2024年赤芍涨价刺激,种植面积有所恢复,但是,因生长周期长,4年内仍难有大面积资源采挖。目前赤芍进入了实际消化通道,短期内价格难以大涨大落,以平稳或小幅震荡为主。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4-21 09:41:28

  • 半边莲低价还能走多远

    半边莲主产江苏、湖南、安徽,江西,半边莲喜阴喜水,如果长期干旱而枯萎,会导致产量减产。 半边莲一次种植,可多年收益,花期5-6月,结果期8-9月,栽种后,一年收割两茬,头茬在夏季生长茂盛时采收,二茬在秋季霜降前收割。收割后洗净泥沙,除净杂物,直接晒干或烘干即可。以身干,色鲜、无杂、无霉变、无虫害、青绿色为最好,其次欠佳。一般亩产量干品300-400公斤。 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临床用于蛇虫咬伤、痈肿疔疮、乳痈、无名肿毒、水肿、面足浮肿、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等。《陆川本草》云:"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中药大辞典》载:“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疔疮,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半边莲市场年需求量800-1000吨。 历史上半边莲价格波动也较频繁,2010年结束多年低价进入上升通道,涨价前价格长期在10元以内运行,2010年初涨至12-13元,到年底涨至26元左右,此价持续到2011年4月,5月以后价格逐渐下滑至17-18元,到11月下滑至14元左右。2012-2013年半边莲在14元上下徘徊两年,2014-2015年小幅回升至15-16元,2016年从17元逐步上升至20-25元,到年末高升至33元左右。进入2017年半边莲价格继续高歌猛进,在不到半年内从33元涨至40元左右。 由于半边莲持续了三年多涨价行情,并且出现了40元高价,种植户亩收入高达万元,高价大大刺激了药农种植积极性,2017产新后价格飞流直下,从40元暴跌至6-8元。由于高价导致种植面积的盲目扩大,导致了后来的多年低价,2018-2021年产新前价格5-6元上下徘徊。     2 半边莲自2017年7月新货大量上市价滑,到2021年9月在低价持续了近4年之久。4年多的低价,打击了药农种植热情,种植面积大幅减少,2021年第二茬产新后价格涨至14-19元,2022年价格依然在18-19元上下浮动。 2023年春半枝莲涨至21元左右,再次激发药农种植积极性,第一茬产新价格回落至12元,2024年春价格依然在12元上下浮动,药农加强田间管理,头茬产新价格回落至9元上下,目前市场8元左右。 半枝莲亩收入只要超过2000元以上,药农不会弃种或减种。由此,判断半枝莲价格有望在中低价继续运行,甚至未来价格或有小幅下滑空间。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3-30 10:00:05

  • 涨涨落落的白花蛇舌草

    2022年白花蛇从6元涨至10-11元,2023年涨至16-18元,2024年下滑至11元左右,目前市场价6元。白花蛇舌草为何涨涨落落,近几年都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 白花蛇舌草有家种和野生两种规格,野生多来自江西高安、吉安、星子等产地,家种货主产河南确山的瓦岗乡、石滚河乡、竹沟乡及舍屯乡等周边村庄。另湖南、湖北、安徽临泉亦有种植。 历史上白花蛇舌草也出现过几次价格变化,2008年涨至11元左右,涨价前长期在6元以内运行。2011年白花蛇舌草再次涨至10元上下,不到一年时间价格便下滑至6-7元。2013年底白花蛇舌草价格再次发力上扬,短期内涨至10元左右,到2014年又继续小幅上升至11-12元,此价持续到2016年4月,5月后小幅回落至10元左右。2017-2018年白花蛇舌草在8元左右徘徊两年之久。 白花蛇舌草根据播种时间一年可收割2次,春播收获期在8月中下旬,秋播收获期在11月上中旬。在果实成熟时,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和泥土,晒干即为商品,亩产量400公斤左右。 2014-2018年白花蛇舌草价格在8-11元上下浮动,种植户亩收入多在3000元以上,种植热情不减,导致生产过剩,2019年白花蛇舌草进入下滑通道,产地从药农手中收价2-2.5元/公斤,打成机器包,加上人工费,装车价3.5-4.5元,一亩蛇草只能卖1000元左右,承包土地种植户多赔钱。据了解,2019年河南产区总产量达4000吨以上,其市场年需求量不过2500-3000吨。 2020年白花蛇舌草价格继续走低,在4元左右徘徊不前。2021年白花蛇舌草价格小幅回升至5-6元,药农种植积极性依然不高,2020年白花蛇舌草种植期间价格在6元左右浮动,产地卖价5元左右,不能激发药农种植积极性,进入6月价格小幅回升至8元左右。2021-2022年白花蛇舌草继续在6元左右波动,2022年9月小幅回升至10-11元。 图示:白花蛇舌草(家种)近三年历史价格 白花蛇舌草历经近6年低价,种植面积得到调减,库存也在实际消化中不断减少,2023年进入上升通道,从11元涨至17-18元。虽然2024年白花蛇舌草价格回落至11-12元,7-8月回升至15元左右,药农依然有较高种植积极性,2024年产新结束价格从15元跌至11-9元,年底落至7.5元左右。 白花蛇舌草生长周期为一年,受2023年和2024年两年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白花蛇舌草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按照目前价格包地种植收益不高,散户种植仍比种植粮食作物收入高,种植积极性不减。由此,判断1-2年白花蛇舌草价格难有大的上升空间。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3-28 09:51:22

  • 中药材茜草走势分析

    提起茜草,大家都知道属野生药材,其价格也在野生资源不断减少的利好中稳步攀升。正是茜草价格的不断高升,有人开始从野生变为家种。 茜草,别名茹藘、茹卢本、茅蒐、藘茹、蒐、茜根、蒨草、地血、牛蔓、芦茹、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入骨丹、红内消,主产于河南开封尉氏县、洛阳洛宁县、三门峡交口乡;山西运城绛县南樊镇;另陕西、安徽、河北、山东等地亦有分布。 回顾茜草历史价格变化,总体趋势是阶梯式上升。2004年以前茜草在10元以下运行,2004年下半年涨至10-11元,2005-2007年一直在11元上下浮动,2008年涨至13-14元,2009年涨至15-17元,2010-2012年在15-17元上下反复涨涨落落,2013年从17元涨至19-20元,2014年涨至25元,2015年小幅回落至22元左右,2016年又回升至26元,2017年涨至30元,此价持续到2019年5月,6月价格涨至38元,2020年上升至40元,并持续到2023年4月,2023年5月涨至60元,一直到2024年。 其实,真正体现茜草涨幅较大的是选货,小选从2022年的60-70元涨至130元,大选从2022年以前的170元涨至230元左右。受茜草价格逐年稳步攀升刺激,野生资源被大量采挖,而且,在地资源呈萎缩状态,有药农便尝试家种,近几年在河北省内丘县家种获得成功。 家种茜草生长周期2-3年,亩用种子5公斤,种子卖价100元/公斤,亩种子投入成本500元。如果包地需租地费500元/年,加上化肥、人工除草投入1500元(三年)左右。如果按生长期三年计算,种植茜草总投入成本约3500元。 茜草种植两年后可收种子50公斤/亩,生长三年亩产干品100公斤,按照目前统货卖价56元,亩收入5600元,加上两年种子收入10000元,总计,亩收入15600元,减去生产成本,亩收入1.2万元左右,年均收益约4000元。 虽然家种茜草家种获得成功,但是,大规模发展种植尚需时间,也就是说在家种没有形成大面积种植之前,茜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3-16 09:13:34

  • 经络养生 健康人生

    中医经络是千年养生智慧的根基, 经络系统如江河网络般贯通全身,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经络畅通则气血调和,百病不生;经络淤堵则百病丛生。 春季阳气升发,正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最佳时机。 一、太冲穴(肝经的原穴) 定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功效:泄肝火、养肝气,可疏肝理气,行气散滞、活血化瘀。 方法:用拇指指腹面按压,力度适中,酸胀为宜,每次3-5分钟,早晚各一次。也可艾灸、刮痧等。 二、三阴交(脾、肾、肝三脉交会穴,妇科圣穴) 定位: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活血调经、益气健脾、培补肝肾、美容养颜。 方法:拇指按揉,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 三、拍打肝经 肝经走向从脚的大拇指沿着足背内侧向上,到小腿内侧,再向上到大腿内侧,再向上到腹部,最后到额头处。 准备:取坐位,将要拍打一侧腿屈曲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 操作:拍打前先搓热双手,从额头开始拍打,向下拍打至脚大拇指。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皮肤和肌肉。 温馨贴士:经络养生需因人而异,虚者忌过度刺激,实者宜适度疏通。如有不明疼痛或体质复杂,建议先咨询中医师辨证指导。

    时间:2025-03-12 09:29:05

  • 黄连高价还能走多远

    2022年秋季黄连迎着产新价格强劲上扬,短时间内从140元(鸡爪,下同)涨至180元。涨价的原因干旱是“导火索”,2023年继续高歌猛进,涨至320-330元,2024年从320元飙升至420元, 年底回落至350元,目前360元左右。那么,黄连近几年生产情况如何?未来还有多大上升空间。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黄连的基本常识。 黄连生长周期4-5年,黄连的繁殖分为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现阶段以种子繁殖种苗移栽常见。种子繁殖一般选取5年生黄连结出的种子进行育苗,头年9月下种,来年二三月份搭棚遮阴,第三年3月左右移栽。移栽后仍需要搭棚遮阴及施肥除草,到移栽后第5年才能采挖。4年生黄连产量低,含量不足,个头瘦小品相难看,6年生以上含量和产量也会相应减少。 历史上2000年黄连价格曾涨至230元高价,涨价起始于1998年,涨价前价格长时间在26元以内运行,1998年涨至50元左右,1999年涨至80元以上,2000年进入上升快车道,在不到一年内从80多元涨至200元以上。虽然进入2001年黄连价格有所回落,但是,依然在180元以上运行大半年。2002-2004年上半年黄连价格依然在120元以上高价运行达两年半时间,进入下半年逐渐跌落下来,到年底跌至56元上下。 黄连自2000年进入百元价格,到2004年上半年,在高价长达近4年之久,种植户最高亩收入达3-4万元。在那个年代,有如此高收入,药农种植热情空前高涨。也导致了后来长达5年的低价行情,2005年黄连价格便跌至32-33元,2006-2009年11月价格在40-50元上下近4年时间。 黄连持续了4年低价,种植面积开始调减,2010年再次进入上升通道,当年价格涨至90元以上。2011年黄连进一步上升至百元左右,但是,很快又跌落下来,到年底跌至70元上下。2012-2013年黄连在75元左右徘徊近两年,2014年在90-80元上下涨涨落落,2015年又回落至70元左右,2016年在65元上下徘徊近半年,6月突然发力上扬至80元,10月又登上百元高价。2017年黄连在110元左右徘徊半年,进入下半年加速上升,涨至140-150元。2018年下半年黄连从140元以上逐渐下滑,到10月已跌至110元左右。 2019-2020年10月黄连在100-110元上下运行近两年,到11月重拾升势,涨至130元左右。进入2021年黄连涨至140-160元,到年底下滑至150元左右。2022年黄连从150元回落至140元,一直到产新前7月。 黄连自2005年从上一轮高价跌落,到2010年再次进入上升通道,近十几年来价格总是涨涨落落,始终没有获得大的突破,主要是庞大的库存在拖累。到底黄连库存有多大?至今,没有见底。可         以说在1999-2004年黄连高价长达5年之内,大面积扩种遗留的库存较大,有人说达万吨以上,不然,不会拖累行情这么长。 经过十几的实际消化,黄连的库存也在不断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2005-2009年黄连5年低价种植面积大幅减少,2010-2014年采挖面积并不大,市场需求靠的就是库存补充,5年内消化库存不少于5000吨。 2017年黄连进入百元高价以后,并没有刺激药农多大种植积极性,因为社会整体物价水平在提高,1亩黄连生长4-5年,收入2万元,减去种植成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总体种植面积比2005-2009年低价时还是扩种了。 据了解,2018-2021年黄连年产量多在2500吨左右,按照黄连市场年需求量4000吨计算,4年期间需要补充库存6000吨左右,可见,其库存有多大。 受近几年黄连涨价刺激,种植面积悄然恢复,尤其近三年新扩种了不少面积。因为黄连生长周期长,大面积采挖需等到4-5年后。2018年扩大的面积,要到2022-2023年才采挖,也就是说2022年黄连产量将增加。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谁知2022年产地遭遇长期干旱,导致在地植株正常生长受到影响。这一利好的出现,也引爆了黄连价格上涨。2023年初黄连价格已涨至255元,下半年涨至320-330元,2024年继续高升,从320元涨至420元,年底回落至350元,目前市场价360元左右。 黄连2023年涨至300元以上高价,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提高,2024年的高价进一步激发药农种植积极性,也就是说黄连自2023年种植面积恢复。黄连生长周期5年,2025-2026年采挖面积仍不大,为实际消化留下较大空间。由此,判断黄连高价有望持续到2026年。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3-09 09:06:21

河北赞皇县
提示

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