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楼,2017-2018年曾经涨至1000多元高价的重楼,如今价格跌至80元左右,高价行情彻底崩塌。
2008年重楼突破百元高价,一路长虹上扬,2009年涨至160元,2010年涨至350元,2011-2012年在360-370元上下徘徊两年,2013年高升至440元,2014年涨至550-600-680-700-720元,2015年从720元涨至780元,2016年从780元上扬至850元,2017年从850元飙升至1200元,2018年从1200元回落至850元,2019年从950元下滑至880-860-700元,2020年从700元回落至680元,2021年从680元滑至600-580-520-420元,2022年从440元跌至350-330-240元,2023年1-3月下滑至160元,后来反弹至240-220元,2024年从200元跌至180-155元,2025年上半年跌至110元左右。
由于重楼高价长达15年多,极大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重楼需育苗3年,移栽后继续生长4年或者育苗2年移栽再生长5年,整个生长期需7年时间。虽然目前重楼价格不高,但是,在地面积依然较大,多年来积压的库存也多,短期内价格回升压力重重。
五味子,2017年五味子涨至175元,目前下滑至28元,高价行情轰然倒塌。
2000-2025年五味子经历过三次大的价格波动,2001年涨至70元,涨价前最低价8-9元,低价长达5年之久。
2006年五味子第二次涨价,最高价涨至150元,涨价前最低价25元。
2017年五味子第三次涨价,最高价涨至175元,涨价前最低价21元,低价长达7年。
2019年五味子从百元高价跌落,2020年最低价跌至45元,有商视价低买进,拉动价格回升至58元。
2021年价格继续上涨,最高价涨至78元,
2022年在70元上下运行一年,2023年从75元回落至62-60元,2024年从65元下滑至50元,2025年产新后跌至28元左右。
五味子 为多年生藤本植物。一般情况下,移栽的2年生苗在经过2年的生长后即可开花结果,到了第三年,产量会有所增加,而4-5年则是结果的丰收期,7年后植株逐渐老化。由于2021-2023年五味子价格并不低,仍有农户在继续扩种,今后几年产量仍大。
如果五味子不经过低价烂市,砍伐植株或者弃种,短期内难以看到大的商机。
苍术(包检),家种苍术从2021年百元高价跌至26元左右,也算是行情崩盘了。
2020年野生苍术进入百元高价,2021年涨至160元,2022-2023年仍在140元上下波动,2024年在130元左右徘徊,野生苍术价格的居高不下,大大刺激农户种植积极性,2021-2024年东北三省及内蒙新发展面积较大,导致生产严重过剩。
目前家种苍术正值新货上市,产地朱砂点统货20元左右,白茬货跌破20元。虽然苍术价格不高,但是,因在地面积大,供应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回升有较大压力。
吴茱萸,2018年曾经涨至560元的吴茱萸,经过几年的震荡,如今价格跌至27元左右,可以说是彻底崩盘了。
吴茱萸 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移栽后2-3年开始开花结果,5-6年大量结果,健壮植株可连续结果20-30年。三年生树,每株大约可收鲜果2-5千克,6-7年生树可收10-15千克。
吴茱萸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多数处于盛果期,只有低价砍伐植株,或者植株完全老化后,才能看到涨价的曙光。
酸枣仁(98货),2023年酸枣仁曾高升至1050元,目前价格跌至320元,持续三年多高价行情轰然崩溃。
酸枣,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耐旱,耐寒、怕涝。主要产于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山西,山东等地。
酸枣仁高价行情已结束,今后几年也许因自然灾害减产利好,出现价格回升,大涨时机不到。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10-02 08:34:07
-
五味子
五味子主要产区在辽宁本溪、桓仁、丹东、凤城、宽甸、岫岩、抚顺、清源、新宾、辽阳、海城、营口、盖县,吉林桦甸、蛟河、敦化、安图、双阳、伊通、通化、临江、抚松、长白、柳河,黑龙江勃利、七台河、五常、尚志、阿城、宁安、北安、方正、依兰、伊春、林口、德都;内蒙、山西、河北部分地区也有种植。
图:五味子(东北统)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近三年五味子的历史价格,亳州市场2023年年初短暂达到80元的高峰,之后一直到2024年10月,价格处于窄幅波动中,此后,五味子整体行情保持下滑状态,直至目前跌至28-34元之间。
目前产地仍处于产新阶段,上图显示该品产新期市场价格多保持下行趋势。同时,根据药通网数据,亳州市场东北统货28元,选货34元。据产地反映,今年东北产区产出有一定的量,鲜货价格在3.2-4元,干品统价格在25-26元,而2024年同期黑龙江野生鲜货收购价在3.5元上下,辽宁和吉林家种鲜货价格在4.2-4.8元不等,相比较,今年产新鲜货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产地的加工户加工意愿不高,虽有部分商家视价低小量采购,但多数商家仍处于观望状态。当前距离产新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由于货源充足,预计后市保持低价空间的可能性较大。
酸枣仁
酸枣仁主产于山东汶上、沂南及周边,河北内丘、赞皇及周边;辽宁朝阳、锦州、葫芦岛,内蒙宁城,山西运城、临汾及其周边,陕西交界的蒲城、宜川,洛川一带也有少部分产出。
图:酸枣仁(河北98货)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近三年酸枣仁的历史价格,该品前期因库存薄弱、需求增加、产新及资金介入和商家人气助推等多种影响,2023年6月—8月价格攀至1050元。价格冲顶后出现下滑,自2023年8月末到今年,酸枣仁价格持续下滑。
酸枣仁当前正值产新阶段,上图显示2023年、2024年产新期间价格波动不大,而今年,自7—8月产新,9月新品大量加工上市,新货不断补充市场,但当前市场缺乏需求拉动,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药通网数据显示,当前亳州市场河北98货320元,95货300元,选货340元。产地反映,河北酸枣仁今年丰产不丰收,出仁率较差,预计整体产量较去年基本持平,酸枣因质量不等收购价在5-8元,加工成本在300元左右,全检合格98新货320元上下,95新货300元。市场和产地行情对比来看,二者基本持平。近期有部分商家逢低价收购,带动交易转快,因此,有商家对后市抱有期待。
茯苓
茯苓主产于安徽岳西县、霍山县,云南楚雄、双柏、西双版纳、宁洱县、景谷县、云县,贵州施秉县、河南商城、陕西商洛、四川广元,湖北英山县、石罗田县及大别山周边地区也有部分产出。
图:茯苓(安徽统丁)近三年历史价格茯苓
在2021年高价的刺激下,2022年开始扩种,产量扩大供给增多,行情随之下滑。观察比较茯苓近三年的历史价格,上图反映,除2023年小幅反弹外,从2024年至今,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而拉长视线,整体观察,2022—2025年,这4年间茯苓一直在低价区间徘徊。
当前茯苓处于产新加工时期,预计11月以后产新结束。上图显示近三年产新期间,茯苓整体价格运行较为稳定,整体行情处于稳步下行。药通网数据显示,目前亳州市场茯苓安徽统丁21元,统片22元,中心丁30元;云南一刀丁24元,中心丁28元。据产地反映,今年岳西产地产量与去年相差不多,且当地库存较丰,目前鲜货9元,干品统丁18元,一刀纯白丁22元,精品中心丁28元;云南产的嫁接货切开后光滑度高,运至岳西鲜货价格(加运费)在10元左右,干品统丁20元,一刀丁23元;自生货鲜货价格在6-7元,约半个月以后上市。茯苓新陈货叠加,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观望商家居多,预计后市仍将处于低位平稳期。
赤芍(京赤芍家种)
京赤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额尔古右旗、牙克石、鄂伦春旗、扎兰屯、额尔古左旗、鄂温克旗、科尔右中旗、科尔右前旗、阿荣旗、扎鲁特旗、扎赍特旗、莫力达瓦、巴林左旗、多伦、突尔,黑龙江伊春、宁安、萝北、密山、嫩江、宝清、依兰、林甸、牡丹江、鹤岗、虎林、海林,吉林敦化、桦甸、龙井、和龙、汪清、集安、蛟河、安图、靖宇、长白,辽宁西丰、岫岩,凤城、宽甸、庄河、辽阳、盖县、清原等地,河北及山西部分地区也有产出。
图:赤芍(内蒙家种)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京赤芍近三年历史价格,2023年—2024年2月该品货丰走缓,价格保持低位运行。之后,受野生资源逐步下降影响,市场对优质野生货的需求转而推高家种货价格。进入2024年3月,家种货价涨,内蒙货达到65元,刺激种植户大面积采挖,随着货源不断补充,价格逐步下滑。
当前赤芍各产区进入产新阶段,上图显示2023年、2024年产新期赤芍价格保持平稳,2025年产新期,赤芍价格呈小幅下滑趋势。根据药通网数据,亳州市场目前内蒙野生统35元,大统42元;家种统33元,选48元。据产地反映,内蒙产区近期受阴雨天气影响,采挖受阻,不过由于今年价格不及去年,种植户采挖积极性受挫,预计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现当地6年以上的鲜货9-10元,新货上市量暂时较少。综合市场及产地来看,赤芍整体货源充足,但缺乏市场需求拉动,目前处于实际消化阶段,不过因品种产新,整体行情表现为短期内小幅波动,整体仍较为平稳,后市涨价空间仍需观察需求情况。
北沙参
北沙参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内蒙赤峰、河北安国、定州。山东莱阳为传统产区,目前逐步转移,种植面积减少。内蒙货由于条形好质量较优多作食用,价格较高。河北货多作药用,价格低于内蒙货。
图示:北沙参(河北统)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北沙参近三年历史价格,该品2021—2022年价低,新货产出不多,致使2023年价格逐步上走,进入2023年11月,新货不断补充入市,导致走销减缓,行情开始步入下滑通道。现阶段北沙参正值产新期,商家多处于关注状态。
上图反映了近三年北沙参产新期行情呈直线下滑趋势。药通网数据显示,亳州市场目前河北统货19元,大统22元,内蒙统货28元。据产地反映,目前河北产区新货上市量较少,大量上市要等到国庆以后,受去年价格较高影响,当地农户扩种,导致今年在地面积增多,部分商家对后市担忧,现鲜货3-3.6元,八成半干的新货13-15元,陈货16-18元,货源整体处于随购随销状态,预计后市仍有下降空间。
注:文中数据及信息来源于药通网、产地种植经营户,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9-18 09:03:45
-
2025年辽五味子产新终于跌落下来,从50元以上跌至32元,对比2017年175元高价,可谓持续多年的高价行情已崩盘。
2014年辽五味子结束5年多低价,从30元涨至45元,涨价前最低价21元。2015年辽五味子回落至40-41元,年底发力涨至48元,2016年从60元一路飙升至130-140元,2017年从130元高升至175元,创有史以来天价,2018年上半年回落至140元左右,2019年从120元跌至85元,2020年从80元跌至45元。
2016-2019年辽五味子持续4年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种植面积,2020年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逐渐进入盛产期,2025年产量依然较大。
2021-2024年辽五味子正处盛果期,因背后有资金支撑行情,致使价格一直在60元以上浮动,2021年最高价78元。辽五味子移栽2年生苗,生长2年即可开花结果,3年有一定产量,4-5年则大量结果。
虽然辽五味子价格继续下滑空间有限,但是,由于2020年以来辽五味子积压的库存较大,今年产量又不小,预计,短期内价格反弹动力不足。
吴茱萸,持续在45-55元上下震荡的吴茱萸,2025年产新终于跌落下来,目前中花价格跌至25-26元。
该品2012年从长达9年低价中走出,不到一年内从23元涨至32元,2013年从35元涨至47-48元,2014年从55元涨至90元,2015年在90元上下徘徊一年,2016年从95元涨至130-170-230-280元,2017年从280元继续高升至300-350-410-430元,2018年上半年从460元飙升至560元,创造有史以来天价。
虽然2018年下半年吴茱萸价格出现回落,但是,依然坚挺在300元以上,并持续到2019年7月,2020年从120元回落至35元左右,持续6年多的高价行情宣告结束。
正是由于吴茱萸连续6年多高价,刺激农户大面积发展种植,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四川等产区均扩大了不少面积。
吴茱萸, 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栽培树成活后3-5年开花结果,定植后4-5年进入丰产期,经济收益期可持续至10年左右,之后产量逐渐下降。每棵树都是春天开花,秋季收果实。目前多数吴茱萸树仍处盛产期,而且,近几年积压的库存较大。
虽然吴茱萸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短期内价格回升也有较大压力。只有低价,砍伐植株,再经过几年消化库存,吴茱萸才能迎来新的商机。
酸枣仁(98货),从1050元跌至330元,大户也无力回天,也算是彻底崩盘了。
2018年酸枣仁涨价前,长期在200元以下运行,期间2013-2014年出现过短暂的230-240元高价。2018年酸枣仁从160元涨至230-255元,2019年从255元涨至310元,后又回调至210元左右,2020年从210元涨至260-280元,2021年从290元涨至300-450元,2022年从460元涨至890元,2023年从890元涨至1050元,达到有史以来高峰。
2023年酸枣仁产新后价格从千元高价跌至880-810元,224年从800元以上逐渐下滑至680-620-580-550-490元,2025年产新后从500元以上跌至330元左右。
酸枣仁在高价持续了4年多,如今,价格下滑实属正常。预计,今后两年如果没有天气减产利好,酸枣仁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苍术(家种包检),从90元跌至27元,跌幅三分之二还多点,行情也算是崩盘了。
2023年以前苍术价格持续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种植面积遍布东北三省和内蒙。由于过去几年家种苍术盲目扩大种植,导致生产严重过剩,冲击价格不断走低。
家种苍术生长周期为4年,虽然目前价格种植户无多少利润,但是,由于在地面积仍大,预计,未来1-2年内仍有望在低价继续运行。
牛蒡子,从2023年42元跌至12.5元,也算是高价行情轰然倒塌。
2021年牛蒡子自7年多低价中走出,从15元涨至22元,2022年在20-22元上下浮动一年,2023年从28元高升至42元左右,当年产新跌至30-26元,2024年在25-26元上下浮动大半年,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产新后跌至18-17元。
由于牛蒡子持续了近三年高价,刺激药农扩大不少面积,生产出现过剩,导致价格一落再落。牛蒡子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预计,2-3年难有大的行情变化。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9-11 08:48:43
-
川芎,近期川芎价格已跌至16元左右,产地14.5-15元。
该品历史上价格波动频繁,2021年曾涨至45元,2022年从40元以上跌至36-38元,2023年从33元跌至22元,2024年在18-19元上下徘徊一年。
由于过去几年川芎价格高,种植面积扩大,造成生产过剩。也许短期内川芎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因供应货源较充足,反弹空间也有限。
泽泻,目前市场价13.5元,产地12.5-13元。
该品2021年从17元涨至44元,2022年在28-30元上下波动,2023年从20元跌至16元,2024年在15元上下运行一年。
泽泻生长周期短,每年9月栽种,当年12月底采挖。受过去几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
泽泻价格已跌至近几年新低,预计,后市价格再落空间不大,只是在生产过剩的压力下,短期价格回升也有较大阻力。
草决明,目前国产新货6元左右,进口货3.2元,创近几年价格新低。
该品2021年从5.5元涨至8.5元,2022年从8.5元涨至10元,2023年从12元涨至16元,2024年从16元回落至12元。
由于草决明连续三年多高价,药农种植积极性提高,各产区均扩大了种植面积,总产量增加不少,加上进口货低价冲击,促使价格不断走低。
多商以为草决明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可供货源充足,短期价格上扬也是动力不足。
板蓝根,目前板蓝根各产区报价7.-7.6元,创近几年价格新低。
2020年板蓝根价格曾涨至22元,2021年回落至12元,2022年从13元涨至21元,2023年在17-18元上下徘徊近一年,2024年从18元逐渐下滑至15元,产新后落到8.5元。
由于过去几年板蓝根价格不低,药农种植积极性高,2024年种植面积较大,尤其新疆产区新扩种面积较多。
板蓝根生产严重过剩,即使2025年减种,短期内价格也难有大的上升空间。
苦地丁,目前苦地丁河北产区4.7元,亳州市场6元。
该品2023年14-15元,2024年从12元跌至9元。
苦地丁属于一年种植,可以连续采收2-3年的品种,第一年产量大,第二年后产量会逐渐缩减。虽然目前苦地丁价格不高,但是,在地面积仍不小,预计,短期内低迷行情难有大的改变。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7-15 08:56:52
-
一、 市场总览:结构性分化加剧
本期市场呈现“整体行情平稳,个别品种暗涌”,多数品种均呈下浮趋势,由于越南长期从巴西进口胡椒,8月1日美国对巴西加征50%关税引爆全球套利窗口,买卖双方在关键价位展开心理拉锯,市场进入“高关注、低成交”的观望期。
二、 核心品种深度解析
1、黑胡椒:自46元高位回撤后,当前企稳于43-44元(跌幅7%),美国关税政策催生“全球价格洼地”(中国价较国际低15%-20%),现国际买家转向中国采购,出口订单激增预期,越南、巴西货源涌入套利,国内定价权遭遇挑战,最终价格将取决于持货商资金实力和国际资本流动速度。
2、草果、香砂:资本主导的天气博弈
(1)草果,现减产已成定局,据悉大户已秘密建仓好货,但该品种受缅甸货替代的冲击,仍需把控好风险。
(2)香砂,受干旱影响,目前正值挂果敏感期,持货商家出售意愿不强,多惜售待涨,但未来15天的天气状况仍是影响该品种的关键期。
3、益智仁:冲动行情的警示
7月8日和7月9日陈货价格在88-90元放量成交,但近几天人气骤降回归平静,跟风盘不足制约价格持续拉升。
三、 抗跌品种
1、孜然:刚需补库启动信号,导致该品放量成交,进口货价格在18-18.3元,国产货 18.5元。
2、八角茴香:受减产利好的支撑,关注商家不减,现大红全筛箱装货价格在38-40元,春花足干货28-30元。
四、下行通道
品名
价格
跌幅
现状
白豆蔻
原包统货49-50元
5%
产新临近,抛货商增多
桂皮
烟桂统货21元
5%
欧洲订单腰斩
公丁香
大红货55-57元
6%
餐饮需求萎缩
小茴香
进口货8.5元
8%
无人问津
干姜
新货19元
8%
新货冲击
五、 结语:从业者应对策略
1、政策:紧盯8月1日关税落地后的实际订单流向。
2、天气:天气影响实际产量,紧盯各产区天气变化。
3、资本识别:区分资本真实建仓与对倒诱多行为。
在这个“故事比供需更重要”的时代,唯有手握全球政策地图、产地情报网络、资本动机解码器的玩家,方能穿透迷雾见真貌。
注:本文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7-14 10:28:22
-
车前子,2022年涨至110元,目前市场18-19元。
该品2020年从22元涨至30元,涨价前在低价徘徊近5年,最低价16元左右。
2021年从31元涨至70元,2022年产新前高升至110元,产新后价格下滑至50元,后来又反弹至80元以上,到年底再次回落至55元左右。
2023年车前子产新后从60元跌至40元左右,药农收益仍不低,种植面积没有减少,2024年产新后卖价30元左右,种植户收益仍比粮食作物高,种植积极性不减,2025年在库存及新货量大双重压力下,产新后价格一路走低,产地统货落到16元左右。
车前子供应货源充足,而且,刚从多年高价跌落,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反转回升空间。
紫菀(水洗片),2023年涨至110元,目前23元。
该品2022年从20元起步上扬,2023年9月涨至110元,2024年春回调至75元,4月重回百元高价,高价持续到8月,到10月产新后价格逐渐下滑至50-30元。
受紫菀连续两年多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扩种,导致生产过剩。也许紫菀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由于供应货源充足,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预计,2-3年内低价行情难有大的改变。
款冬花,2024年涨至450元,目前110元左右。
该品2021年从58元涨至90元,2022年从100元涨至150元,2023年从230元涨至340元,2024年继续高歌猛进,到5月最高价涨至450元,而且高价持续到10月产新前。
受款冬花连续三年多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2024年产新后从400元以上跌至140元左右,进入2025年继续下滑,4-5月落至80元左右。
款冬花生长周期为1年,生产恢复快,目前价格药农仍有种植积极性,适合正常经营,买货囤积为时尚早。
前胡(信家种),2023年涨至80元,目前23元。
该品2021年从25元起步上扬,2022年从30元涨至43元,2023年高升至80元,2024年回落至48-45元。
前胡生长周期为一年,受连续两年多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造成生产过剩。也许前胡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供应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回升也有较大阻力。
旱半夏(甘肃产统),2023年涨至120元,目前60元左右。
在2023年高价刺激下,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尤其河北安国新扩种面积较大。
虽然旱半夏价格不高,但是,由于种植面积没有明显减种,预计,低价行情仍将继续。
防风(河北家种统),2023年涨至60元,目前12元。
该品2021年从14元起步上扬,当年涨至30元左右。2022年底涨至45元,2023年进一步高升至60元。
受防风连续两年多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了种植面积。
防风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也许短期内价格再落空间不大,但是,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预计,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回升空间。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7-11 10:07:44
-
猫爪草,随货源进入实际消化,因少商购货,价格继续稳中有落,近日水洗两遍货70-75元。
目前产地药农手中尚有不少货源待售,只是价格跌幅较大,一时接受不了,卖货意愿不强。不过,因可供货源充足,预计,短期内价格回升有较大压力。
有大涨,就有大落。猫爪草价格的大涨,自然刺激药农扩大种植,2025年产量较大,供大于求的事实存在。希望猫爪草价格再次出现高价,只能是一厢情愿。猫爪草进入了新一轮低价周期,只有出现低价伤农,减少种植面积,才能迎来下一轮涨价行情。
黄连,近期市场大货走动不畅,去产区购货商不多,价格稳中有落,目前市场鸡爪连售价310-320元,单支连330-340元。
该品连续高价三年多,2023年种植大面积恢复,预计,2026年产量有望增加,有货者应把握好卖货机会。
孜然,受新货上市冲击,从25元跌至19元左右。
2022年孜然从21元涨至29元,2023年从35元涨至50元,2024年从44元回落至28元。孜然生长周期短,从种植到采收百天左右,受连续近三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2025年产量为近几年最大,造成生产严重过剩,预计,后市价格仍有下滑空间。如果孜然跌幅过大,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
元胡,目前元胡已从产新前的110元跌至50元左右,跌幅过半。
元胡是在多年高价基础上跌落的,2021年从38元涨至70元,2022年从75元涨至170元,2023年在140-150元上下徘徊一年,2024年重新回升至170元,到年底回落至120元左右。
受元胡连续三年多高价刺激,不但主产区扩大了种植面积,而且新产区河南扩种较大。
元胡高价已结束,今后几年有望继续在低价运行,中途可能会小幅反弹,总体趋势走低难以改变。
金银花,2025年金银花产新价落,引起不少商家关注,目前山东产统货90元左右。
金银花一次栽种,多年收益。
受过去几年金银花高价刺激,新扩种面积较大。虽然有的植株老化被砍伐,但是,种植户又重新补种新苗。短期内金银花看不到大的商机,甚至会有更低的价格出现。
半枝莲,受新货冲击,从9元跌至6元左右。
该品2021年从7.5元涨至13元,2022年从13元涨至19元,2023年上半年涨至21元,下半年跌至12元,2024年从12元跌至9元。
半枝莲一次性种植,可连续收3-4年,头三年亩产800-1000公斤。2023年半枝莲高价种植的面积较大,可以连续采收到2026年。由此,判断半枝莲未来2-3年有望在低价继续运行。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7-09 09:06:51
-
在不少人看来,中药材专业市场里,那些主打单品种生意的专营商,或许是行业里最安稳的群体。但实则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下,当前许多单品种专营商已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生存压力远超想象。
一、库存与行情的双重绞杀:备货难,出货更难
作为单品种专营商,维护客户群的前提是仓库必须有货——不仅要备齐药材个子、片子、统货、选装等多种规格,同时还得覆盖不同产地的货源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一来二去,仓库不知不觉就堆满了。可现实是:备齐货了也未必就能脱手,客户多是询价观望;并且有时候还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你越是漏备某个规格,就偏遇客户指定就要那种货。这就像开饭店,菜少了留不住客,菜多了又怕放坏,左右为难。
更致命的是行情波动。如今不少品种价格暴跌速度惊人,甚至出现“拦腰斩”的现象都不奇怪,进货后若出货稍慢,不仅可能亏本,甚至可能赔上多年积蓄,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库存成了悬在专营商头顶的“定时炸弹”。
二、行情越跌,退货越狠:一场被动的“价格博弈”
当下的药企早已深谙市场之道:品种降价时,他们更倾向观望“压单”——本需10吨的量,只进5吨;常规进1吨货的时候,只备300公斤应急。一旦价格暴跌,部分药企或采购商更是打破规则,以厂里“复检不合格”,生产的“中成药产品滞销”严重,这个品种“我们企业已经决定停产限产”等理由要求退货。
更讽刺的是,今天刚退完货,明天的招标书里该品种仍赫然在列。无奈之下,专营商常被迫妥协:“你就说多少钱能不退货吧?我认了。” 最终客户满意了,专营商却只能吞下损失惨重的苦果。
三、赊销困局:不赊则无单,赊则易“翻车”
过去行业景气时,赊销风险还勉强可控;如今大环境恶化,不仅陌生客户不敢赊,连老客户也频频出问题。终端企业一旦效益下滑或倒闭,欠款就成了烂账,甚至有些客户或厂里跟你“怼堆”,用生虫发霉的药渣药沫抵账,形成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
更残酷的是利润薄如纸——多数专营商利润率本来不足10%,有的为保客户仅赚3%。咱就按5%的平均利润计算,10次赊销中只要有遇到1次收不回货款,就会陷入亏损。当前市场专营商面临:不赊销没生意,赊销则可能一次“翻车”就前功尽弃。
四、集采联采下的渠道之变:市场专营商被挤出中间环节
专业市场许多专营商的生意模式,本质是“勤进快出”的中间商模式——缺乏产地实质根基,没有自建合作社或种植基地,像浮萍般依赖市场流转。行业稳定时,他们靠拼价格、赚薄利尚能生存;可时下随着集采联采推进,终端企业更倾向与产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直连,规范化的GAP种植基地成了采购加分项。
中间环节被绕过,中药材专业市场专营商的价值被削弱,如今眼下只剩下一片迷茫:“敢问路在何方?…”
五、溯源与竞争双重挤压:生存空间持续收窄
当前市场专营商还面临两道核心硬坎:一是品种溯源项缺失。多数人货源来自于产地集贸市场(如当归来自岷县当归城、党参采买于陇西首阳集、白芍来自于亳州的十九里集贸市场、黄连则采办于重庆黄水市场),因为一些品种专营商无法提供种植基地溯源信息,直接影响投标药企招标的中标率;二是深加工能力和项目空白。缺少趁鲜切制资质,大家一向做的多是“搬砖转手生意”,在价格透明化的竞争中,过去本就陷入“你赚1元我赚5毛,你赚5毛我赚3毛”的内卷,利润空间被反复挤压,现在行业逐步步入正轨,游戏规则改变之下,许多专营商才知道手中无牌可打。
六、结语:进退两难,难逃洗牌困局!
如今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上,部分药商已经开始觉醒,重心转移,着手向产地进行布局,但是大多数专营商依然站在十字路口纠结不下、难以抉择:不向产地转型,终将被行业淘汰;可是向产地转型,半辈子积累的仓库、铺面等固定财产都在市场难以迁移,重新扎根产地实在缺乏信心。这种“想转转不了,不转活不下去”的困局,注定让多数专营商在行业变革中,难逃被逐步洗牌出局的命运。
注:本文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7-08 08:32:45
-
七月的香料市场犹如盛夏天气般变幻莫测,黑胡椒单日波动超3%的“过山车行情”,益智仁与毛砂仁的联动异常,八角茴香减产引发的资本暗流,叠加草果的多空分歧,共同勾勒出一幅资本与基本面激烈博弈的图景,下半年香料品种谁是真黑马?谁是泡沫?
一、 焦点品种动态:波动加剧,资本暗涌
1、黑胡椒:46元关口得而复失,多空激战白热化
作为市场风向标,黑胡椒本周再度上演惊心动魄的行情,46元高位仅坚守两天便快速回调,当前价回落至43-43.5元,“一日跌一日涨”的极端波动,暴露市场对后市判断的严重分歧,越南控货政策VS终端需求疲软,资本短线博弈加剧价格震荡。
2、益智仁:人气骤升,庄家动向成胜负
这两日突现异动,市场人气急速升温,寻货商明显增多,老陈货价格坚挺在87-90元,持货商捂仓待涨情绪浓烈,后市行情能否突破僵局,完全取决于“庄家发力与资本介入力度”,基本面退居其次。
3、毛砂仁:搭车益智仁,询价激增但成交存疑
受益智仁行情辐射,近两日突现询价者暴增的现象,持货商信心提振,普遍采取“持货待涨”策略,报价微调,圆果36-37元,长果 35.5-36元,跟风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谨防资金退潮后回落。
4、八角茴香:减产定局,引爆资本暗战
产地减产已成行业共识,部分敏锐资本已“悄然建仓”,价格分层显著,大红干货38-40元,春花28元左右,后市减产幅度VS资本囤货规模的博弈将主导行情空间。
二、其他核心品种:基本面分化加剧
三、 市场生存法则:在混沌中寻找确定性
1、紧盯产地脉搏:越南黑胡椒政策、广西八角采收数据、云南草果库存流转。
2、警惕资本诱惑:对突发性寻货激增(如益智仁)需核查货源去向。
3、真实消费消化:餐饮复苏力度(黑胡椒/草果)、食品加工需求(孜然/小茴香)、中药配方用量(益智仁/八角)是检验行情成色的试金石。
4、隐性库存炸弹:黑胡椒越南港口囤货、草果云南民间库存、八角茴香陈货抛压,任何一处库存都将引发踩踏式下跌。
四、写在最后的忠告
香料市场从未如当下般忽晴忽雨,同时充斥着暴富的诱惑与深坑的杀机,当黑胡椒在43元关口反复拉锯,当资本在八角减产故事中悄然布阵,当益智仁的庄家隐于幕后待机而发,唯有穿透资本迷雾、锁定消费本质的玩家,方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下半年香料品种的较量,注定是一场真实与泡沫的终极较量,当资本与消费现实严重背离时,行情注定沦为击鼓传花的泡沫游戏,跟风者需严守:切莫盲目跟风的铁律!
注:本文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7-07 09:14:17
-
草决明(国产统),自去年产新价格一路跌落,目前国产货6元左右,进口货3.5元。
该品2023年涨至15元,2024年产新前12元,药农种植积极性高,各产区均扩大了面积,连续两年扩种,导致生产过剩,加上进口货量大价低。
也许草决明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只是短期内供应货源充足,价格回升也动力不足。
葶苈子,该品自产新以来价格持续走低,目前产地统货6.5元左右,净货8元。
葶苈子系野生,产区较广,2023-2024年价格上涨,产出量较大,预计,短期内低迷行情难以改变。
王不留行,去年产新从15元跌至8元,今年产新继续走低,从8元跌至5元左右。
该品2022年从9元涨至14元,2023年从14元涨至15元,高价持续到2024年上半年。
受王不留行连续两年多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生产过剩。预计,未来2-3年内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枳壳,受新货上市冲击价格小幅回落,目前产地新货12-13元,购货商不多。
该品产区较广,2014-2017年高价期间栽种面积较大,而且多数植株进入盛产期。如果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减产,价格难有大的上升空间。
枳实,该品去年产新涨价,产新结束价落,几乎所有买货者都被套牢,目前价格已从去年最高价30元跌至20元左右。
该品2016-2018年曾涨至80元高价,2019-2020年跌至40元左右,2021年从45元涨至55元,2022年从55元跌至35元左右,2023年从35元跌至25元,2024年从25元涨至30元,又回落至25元,目前20元左右。
枳实价格已跌至近十多年新低,预计,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因供应货源充足,价格回升也显动力不足。
车前子,持续4年多高价的车前子,2025年产新后逐渐步入低价,目前产地净货16.5-17元。
该品2020年从多年低价中走出,当年从21元涨至30元,2021年从31元涨至70元,2022年产新前高升至110元,产新后跌至50元,很快又反弹至80元以上,年底再次回落至55元,2023年产新后跌至36-40元,药农收益依然不低。
2024年车前子产新后价格从26元涨至30-31元,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2025年产量依然较大。车前子连续多年高价,新扩种面积较大,造成生产过剩,预计,短期内低价行情难以改变。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时间:2025-07-04 09: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