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酸枣仁

道地药材

查看更多 >>

交易数据

大宗交易

查看更多 >>
  • 客户 产品名称 数量 交易金额(元)
  • 北京同仁堂 酸枣仁 10 1000000
  • 协和成药业 酸枣仁 10 6200000
  • 石药集团 酸枣仁 10 5100000
  • 华佗国药 酸枣仁 30 14700000
  • 贵州百灵 酸枣仁 10 5200000
  • 葵花药业 酸枣仁 10 5000000
  • 九州通药业 酸枣仁 10 5200000
  • 葵花药业 酸枣仁 10 5500000
  • 谓博药业 酸枣仁 20 13000000
  • 北京同仁堂 酸枣仁 10 5800000
  • SZ202523321098 酸枣仁 20 13600000
  • 云南白药 酸枣仁 10 5300000
  • 云南白药 酸枣仁 10 5200000
  • 挂牌编号 名称 说明 金额
  • 202509251719131 酸枣仁 净度95(1300kg) 390000
  • 202509251717081 酸枣仁 选货(1500kg) 510000
  • 202509251715161 酸枣仁 统货(3000kg) 285000
  • 202509251712341 酸枣仁 净度98(1200kg) 385000
  • 202509251711031 酸枣仁 净度95(1500kg)) 450000
  • 202509251709081 酸枣仁选货 选货(2000kg) 680000
  • 202509241652191 酸枣仁 净度98精品货 390000
  • 202505131607071 酸枣仁 98货(1吨) 330000

交易大厅

查看更多 >>

药材资讯

查看更多 >>

价格指数

查看更多 >>

产地信息

药市动态

五大产新品种分析
五味子 五味子主要产区在辽宁本溪、桓仁、丹东、凤城、宽甸、岫岩、抚顺、清源、新宾、辽阳、海城、营口、盖县,吉林桦甸、蛟河、敦化、安图、双阳、伊通、通化、临江、抚松、长白、柳河,黑龙江勃利、七台河、五常、尚志、阿城、宁安、北安、方正、依兰、伊春、林口、德都;内蒙、山西、河北部分地区也有种植。 图:五味子(东北统)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近三年五味子的历史价格,亳州市场2023年年初短暂达到80元的高峰,之后一直到2024年10月,价格处于窄幅波动中,此后,五味子整体行情保持下滑状态,直至目前跌至28-34元之间。 目前产地仍处于产新阶段,上图显示该品产新期市场价格多保持下行趋势。同时,根据药通网数据,亳州市场东北统货28元,选货34元。据产地反映,今年东北产区产出有一定的量,鲜货价格在3.2-4元,干品统价格在25-26元,而2024年同期黑龙江野生鲜货收购价在3.5元上下,辽宁和吉林家种鲜货价格在4.2-4.8元不等,相比较,今年产新鲜货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产地的加工户加工意愿不高,虽有部分商家视价低小量采购,但多数商家仍处于观望状态。当前距离产新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由于货源充足,预计后市保持低价空间的可能性较大。 酸枣仁 酸枣仁主产于山东汶上、沂南及周边,河北内丘、赞皇及周边;辽宁朝阳、锦州、葫芦岛,内蒙宁城,山西运城、临汾及其周边,陕西交界的蒲城、宜川,洛川一带也有少部分产出。 图:酸枣仁(河北98货)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近三年酸枣仁的历史价格,该品前期因库存薄弱、需求增加、产新及资金介入和商家人气助推等多种影响,2023年6月—8月价格攀至1050元。价格冲顶后出现下滑,自2023年8月末到今年,酸枣仁价格持续下滑。 酸枣仁当前正值产新阶段,上图显示2023年、2024年产新期间价格波动不大,而今年,自7—8月产新,9月新品大量加工上市,新货不断补充市场,但当前市场缺乏需求拉动,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药通网数据显示,当前亳州市场河北98货320元,95货300元,选货340元。产地反映,河北酸枣仁今年丰产不丰收,出仁率较差,预计整体产量较去年基本持平,酸枣因质量不等收购价在5-8元,加工成本在300元左右,全检合格98新货320元上下,95新货300元。市场和产地行情对比来看,二者基本持平。近期有部分商家逢低价收购,带动交易转快,因此,有商家对后市抱有期待。 茯苓 茯苓主产于安徽岳西县、霍山县,云南楚雄、双柏、西双版纳、宁洱县、景谷县、云县,贵州施秉县、河南商城、陕西商洛、四川广元,湖北英山县、石罗田县及大别山周边地区也有部分产出。 图:茯苓(安徽统丁)近三年历史价格茯苓 在2021年高价的刺激下,2022年开始扩种,产量扩大供给增多,行情随之下滑。观察比较茯苓近三年的历史价格,上图反映,除2023年小幅反弹外,从2024年至今,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而拉长视线,整体观察,2022—2025年,这4年间茯苓一直在低价区间徘徊。 当前茯苓处于产新加工时期,预计11月以后产新结束。上图显示近三年产新期间,茯苓整体价格运行较为稳定,整体行情处于稳步下行。药通网数据显示,目前亳州市场茯苓安徽统丁21元,统片22元,中心丁30元;云南一刀丁24元,中心丁28元。据产地反映,今年岳西产地产量与去年相差不多,且当地库存较丰,目前鲜货9元,干品统丁18元,一刀纯白丁22元,精品中心丁28元;云南产的嫁接货切开后光滑度高,运至岳西鲜货价格(加运费)在10元左右,干品统丁20元,一刀丁23元;自生货鲜货价格在6-7元,约半个月以后上市。茯苓新陈货叠加,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观望商家居多,预计后市仍将处于低位平稳期。 赤芍(京赤芍家种) 京赤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额尔古右旗、牙克石、鄂伦春旗、扎兰屯、额尔古左旗、鄂温克旗、科尔右中旗、科尔右前旗、阿荣旗、扎鲁特旗、扎赍特旗、莫力达瓦、巴林左旗、多伦、突尔,黑龙江伊春、宁安、萝北、密山、嫩江、宝清、依兰、林甸、牡丹江、鹤岗、虎林、海林,吉林敦化、桦甸、龙井、和龙、汪清、集安、蛟河、安图、靖宇、长白,辽宁西丰、岫岩,凤城、宽甸、庄河、辽阳、盖县、清原等地,河北及山西部分地区也有产出。 图:赤芍(内蒙家种)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京赤芍近三年历史价格,2023年—2024年2月该品货丰走缓,价格保持低位运行。之后,受野生资源逐步下降影响,市场对优质野生货的需求转而推高家种货价格。进入2024年3月,家种货价涨,内蒙货达到65元,刺激种植户大面积采挖,随着货源不断补充,价格逐步下滑。 当前赤芍各产区进入产新阶段,上图显示2023年、2024年产新期赤芍价格保持平稳,2025年产新期,赤芍价格呈小幅下滑趋势。根据药通网数据,亳州市场目前内蒙野生统35元,大统42元;家种统33元,选48元。据产地反映,内蒙产区近期受阴雨天气影响,采挖受阻,不过由于今年价格不及去年,种植户采挖积极性受挫,预计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现当地6年以上的鲜货9-10元,新货上市量暂时较少。综合市场及产地来看,赤芍整体货源充足,但缺乏市场需求拉动,目前处于实际消化阶段,不过因品种产新,整体行情表现为短期内小幅波动,整体仍较为平稳,后市涨价空间仍需观察需求情况。 北沙参 北沙参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内蒙赤峰、河北安国、定州。山东莱阳为传统产区,目前逐步转移,种植面积减少。内蒙货由于条形好质量较优多作食用,价格较高。河北货多作药用,价格低于内蒙货。 图示:北沙参(河北统)近三年历史价格 观察比较北沙参近三年历史价格,该品2021—2022年价低,新货产出不多,致使2023年价格逐步上走,进入2023年11月,新货不断补充入市,导致走销减缓,行情开始步入下滑通道。现阶段北沙参正值产新期,商家多处于关注状态。 上图反映了近三年北沙参产新期行情呈直线下滑趋势。药通网数据显示,亳州市场目前河北统货19元,大统22元,内蒙统货28元。据产地反映,目前河北产区新货上市量较少,大量上市要等到国庆以后,受去年价格较高影响,当地农户扩种,导致今年在地面积增多,部分商家对后市担忧,现鲜货3-3.6元,八成半干的新货13-15元,陈货16-18元,货源整体处于随购随销状态,预计后市仍有下降空间。 注:文中数据及信息来源于药通网、产地种植经营户,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五大蹦盘品种
2025年辽五味子产新终于跌落下来,从50元以上跌至32元,对比2017年175元高价,可谓持续多年的高价行情已崩盘。 2014年辽五味子结束5年多低价,从30元涨至45元,涨价前最低价21元。2015年辽五味子回落至40-41元,年底发力涨至48元,2016年从60元一路飙升至130-140元,2017年从130元高升至175元,创有史以来天价,2018年上半年回落至140元左右,2019年从120元跌至85元,2020年从80元跌至45元。 2016-2019年辽五味子持续4年高价,刺激药农多扩大种植面积,2020年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逐渐进入盛产期,2025年产量依然较大。 2021-2024年辽五味子正处盛果期,因背后有资金支撑行情,致使价格一直在60元以上浮动,2021年最高价78元。辽五味子移栽2年生苗,生长2年即可开花结果,3年有一定产量,4-5年则大量结果。 虽然辽五味子价格继续下滑空间有限,但是,由于2020年以来辽五味子积压的库存较大,今年产量又不小,预计,短期内价格反弹动力不足。 吴茱萸,持续在45-55元上下震荡的吴茱萸,2025年产新终于跌落下来,目前中花价格跌至25-26元。 该品2012年从长达9年低价中走出,不到一年内从23元涨至32元,2013年从35元涨至47-48元,2014年从55元涨至90元,2015年在90元上下徘徊一年,2016年从95元涨至130-170-230-280元,2017年从280元继续高升至300-350-410-430元,2018年上半年从460元飙升至560元,创造有史以来天价。 虽然2018年下半年吴茱萸价格出现回落,但是,依然坚挺在300元以上,并持续到2019年7月,2020年从120元回落至35元左右,持续6年多的高价行情宣告结束。 正是由于吴茱萸连续6年多高价,刺激农户大面积发展种植,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四川等产区均扩大了不少面积。 吴茱萸, 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栽培树成活后3-5年开花结果,定植后4-5年进入丰产期,经济收益期可持续至10年左右,之后产量逐渐下降。每棵树都是春天开花,秋季收果实。目前多数吴茱萸树仍处盛产期,而且,近几年积压的库存较大。 虽然吴茱萸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短期内价格回升也有较大压力。只有低价,砍伐植株,再经过几年消化库存,吴茱萸才能迎来新的商机。   酸枣仁(98货),从1050元跌至330元,大户也无力回天,也算是彻底崩盘了。 2018年酸枣仁涨价前,长期在200元以下运行,期间2013-2014年出现过短暂的230-240元高价。2018年酸枣仁从160元涨至230-255元,2019年从255元涨至310元,后又回调至210元左右,2020年从210元涨至260-280元,2021年从290元涨至300-450元,2022年从460元涨至890元,2023年从890元涨至1050元,达到有史以来高峰。 2023年酸枣仁产新后价格从千元高价跌至880-810元,224年从800元以上逐渐下滑至680-620-580-550-490元,2025年产新后从500元以上跌至330元左右。 酸枣仁在高价持续了4年多,如今,价格下滑实属正常。预计,今后两年如果没有天气减产利好,酸枣仁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苍术(家种包检),从90元跌至27元,跌幅三分之二还多点,行情也算是崩盘了。 2023年以前苍术价格持续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种植面积遍布东北三省和内蒙。由于过去几年家种苍术盲目扩大种植,导致生产严重过剩,冲击价格不断走低。 家种苍术生长周期为4年,虽然目前价格种植户无多少利润,但是,由于在地面积仍大,预计,未来1-2年内仍有望在低价继续运行。 牛蒡子,从2023年42元跌至12.5元,也算是高价行情轰然倒塌。 2021年牛蒡子自7年多低价中走出,从15元涨至22元,2022年在20-22元上下浮动一年,2023年从28元高升至42元左右,当年产新跌至30-26元,2024年在25-26元上下浮动大半年,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产新后跌至18-17元。 由于牛蒡子持续了近三年高价,刺激药农扩大不少面积,生产出现过剩,导致价格一落再落。牛蒡子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预计,2-3年难有大的行情变化。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七大跌价品种
酸枣仁(98货),2023年1050元,目前520元。 持续三年多高价的酸枣仁,于2024年产新后逐渐跌落下来。酸枣仁在没有自然灾害减产的情况下,短期内价格很难有大的上升空间。 水蛭,2022年1950元,目前740元。 受2020-2023年水蛭高价刺激,产量增加不少,加上市场实际需求减少,导致价格大幅下滑。也许水蛭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短期内价格回升也显动力不足。 生地,2021-2022年50元,目前10元。 持续近三年高价的生地,于2024年产新后价格稳步跌落。即使生地种植面积减少,因可供货源充足,短期内价格上扬也阻力较大。 独活,2019-2020年涨至30-40元,目前15元。 尽管2024年独活价格不高,但是,种植面积没有真正减少,加上高价期间遗留的库存,致使价格上升动力不足。 红花(新疆),2021年185元,目前110元。 2020年红花从105元涨至150元,2021年155元涨至185元,2022年从180元跌至160元,2023年从150元跌至130元。 对于红花种植户来说,130元以上价格收益不错,种植积极性不减,2024年价格价格继续下滑,从115元跌至95元左右。虽然2024年新疆产区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是,云南产区种植面积仍大,而且甘肃、河南、山东等次产区种植面积不小,总共产量依然较大。 即使2025年新疆红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但是,由于云南种植面积不减,加上库存,短期内价格回升仍有压力。 防风(家),2023年65元,目前14元。 2021年防风从14元涨至28-30元,2022年从28元涨至45元,2023年高升至60元,而且高价持续到产新前。 由于防风价格高升,药农收益高,点燃药农种植积极性,2023年产新后价格从60元跌至24元,2024年种植面积不减,价格在22元左右坚持到产新,产新后价格回落至18元,进入2025年随新货陆续上市,价格继续下滑,目前市场价14元左右。也许短期内防风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但是,因供应货源充足,价格上涨也是有较大压力。 北沙参,2023年45元,目前25元。 2021年北沙参从22元涨至35元,2022年从35元小幅回落至30元,2023年从30元涨至45元,2024年从42元逐渐下滑至28元左右。 北沙参生长周期为一年,受近几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扩大。也许短期内价格下滑空间不大,但是,价格回升也是有不小压力。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春来江水绿如蓝——2024年药市盘点及新年展望
2024年上半年药市可谓是鸡犬升天,涨价的药材天高任鸟飞,亮点、热点,黑马轮番登场,让人眼花缭乱,新高点新风景,颠覆多数药商的认知,款冬花、黄连、白芍、牡丹皮、白术、猫爪草、栀子、黑胡椒、益智仁等品种大旗高举,一路高歌猛进,有货者一片欢呼。在巨大利益驱使下,更多的人群加入买货大军,把行情从一波高潮推向另一波高潮。 2024年下半年,正当多商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喜悦中,突然药市按下暂停键,火热的行情如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涨价的品种纷纷跌落,投机者开始鸣锣收兵,正常经营户也多停步观望。药市大盘涨速放缓,投资者也谨慎追涨,大户和散户貌合神离,虽然仍有人在为涨价摇旗呐喊,但是,有货者已步伐不齐,一片恐慌,似惊弓之鸟,有利好的品种也成了镜中花,水中月。那么,2024年的药市都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新的一年药市有无新的商机,哪些品种值得关注。 2024年药市回顾  一、2024年上半年有不少药材创历史天价 2024年上半年有不少药材价格涨幅较大,并且创了历史高价,如:白术:2024年4-5月高升至175元,2023年同期40-42元,目前价格100元。 白芍:2024年4-5月涨至80元(统),2023年同期25-38元,目前价格60元。 牡丹皮(抽芯95%刮丹):2024年4月130元,2023年同期65元,目前价格105元。 款冬花:2024年5月450元,2023年同期300元,目前价格110元。 麦冬(川):2024年1月155元,2023年同期85元,目前价格115元。 黄芩(山西产):2024年6月46元,2023年同期31元,目前价格38元。 猫爪草:2024年3月720元,2023年同期90元,目前价格700元。 何首乌(安徽产片):2024年6月43元,2023年同期24元,目前价格43元。 木香(川):2024年6月40元,2023年同期18元,目前价格24元。 黄柏(丝):2024年6月110元,2023年同期80元,目前价格90元。 远志(筒):2024年6月270元,2023年同期160元,目前价格270元。 辽细辛(净根):2024年1月330元,2023年同期135元目前价格,320元。 百合(湖南产):2024年5月85元,2023年同期55元,目前85元。 二、多年低价的香料品种涨价昙花一现 2024年上半年以黑胡椒为领军的香料品种红火了一阵,短期内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只是持续时间较短,很快又跌落下来。其实,这些香料品种涨价前持续了多年低价,有的低价长达6年之久。如:黑胡椒,2017年从上一轮高价跌落,在低价运行近7年时间。2024年黑胡椒从27元发力上扬,最高涨至62元,目前价格46元左右;益智仁2018年从高价跌落,在低价徘徊近6年,2024年上半年从37元飙升至73元,目前71元左右;草果,2018年从高价跌落,2024年38元涨至59元,目前45元;香砂,2017年从高价跌落,2024年从25元涨至29元,目前26元;砂仁,2018年从高价跌落,2024年从150元涨至230元,目前190元。2024年涨价的香料品种还有白豆蔻,进口砂仁等。 由于这些香料品种短期内涨幅较大,低价货源多未来得及消化,等进入实际消化后价格又出现了回落。2024年香料品种涨价可谓是昙花一现。 三、持续多年高价的药材产新价格继续下滑 2024年下半年有不少药材产新价落,如:酸枣仁(98)货,从820元跌至520元;水蛭,从1200元跌至750元;紫菀(水洗片),从100元跌至25元;知母(安徽产长片),从30元跌至14元;防风,从22元跌至16元;北沙参,从37元跌至27元;怀山药,从19元跌至16元;怀牛膝,从22元跌至16元;生地,从15元跌至13.5元;荆芥(全棵),从13元跌至7元;丹参(山东产半精品),从23元跌至17元;射干(饮片),从125元跌至55元;板蓝根,从15元跌至8.5元;辽五味,从65元跌至50元;郁金,从21元跌至17元。 四、有利好的品种涨价动力不足 2024年虽然有的药材有减种减产利好,但是,价格没有出现上升,如:红花,2024年新疆减种,产新后价格非但没涨,反而小幅下滑。还有北京菊、亳菊、芡实、薏苡仁、黄芩、秦艽、白芍、牡丹皮等,2024年都有新货产量不大利好,但是,价格没有出现上涨,主要是下半年以来整体市场人气低落,加上这些品种都有库存,致使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2025年药市展望 一、多数家种药材有望继续走低 虽然2024年有不少家种药材价格跌幅较大,但是,由于收益仍比种植粮食作物高,药农会继续坚持种植,2025年多数家种药材种植面积不会大幅减少,有可能价格继续走低。如:当归、党参、款冬花、广藿香、重楼、白芷、生地、丹参、川芎、泽泻、防风、射干、瓜蒌、天花粉、北沙参、玄参、百合、荆芥、怀牛膝、川牛膝、怀山药、知母、紫菀、旱半夏、红花、车前子、独活、郁金、牛蒡子、板蓝根、元胡、前胡,麦冬等。 二、低价多年的品种值得继续关注 2025年哪些药材值得继续关注?应该从过去几年价格变化不大或者低价多年品种中寻找答案,人参、西洋参、薄荷脑、三七、芡实、薏苡仁、北京菊、亳菊、香砂、砂仁、黑胡椒、草果、益智仁等,这些品种多数已低价多年,虽然2024年有的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但是,利好依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2025年仍值得继续关注。 三、集采对药市的影响 ‌中药材集采是指政府组织或医疗机构通过招标等方式,集中购买中药材的活动。‌这一制度的目的是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降低其价格,以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 当前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一些中药材存在品质低劣、夹杂杂质、添加物超标等问题。通过集中采购,可以规范中药材的生产和供应环节,确保其质量安全,减少患者用药风险。 中药材集采的实施意味着患者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中药材。这对于依赖中药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也能减少因中药材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用药风险,提高中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由于集采需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购量又大,可能会带动一些药材价格上涨,尤其优质选货,低价很难买到货。集采第一次展示了某些品种的实际需求量,真正的需求量不止这些数量。 总之,中药材集采将推动药市更好更健康发展。 四、自然灾害仍是一些药材涨价的导火索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每年几乎都会有洪涝、干旱、低温、倒春寒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某些药材受灾减产,甚至遭受灭顶之灾。 近几年因自然涨价的品种有:酸枣仁,2021-2022年国产酸枣仁连续两年受灾减产,导致价格不断高升,2021年从300元(98货)飙升至450元左右,2022年再次受灾减产,加速涨价的步伐,从年初的460元,到9月产新之际涨至900元以上,2023年新陈不接之际高升至1050元。 2025年药市仍会有因遭遇自然灾害减产而涨价的药材出现,大家可重点关注果实类品种,如:苦杏仁、山桃仁、枳壳、枳实、木瓜、乌梅、连翘、山茱萸、五味子、槐米、黑胡椒、益智仁、草果,香砂等。 五、生长周期长、生产尚未恢复的品种,2025年仍有望在中高价位运行 虽然2024年白芍、牡丹皮,辽细辛等药材价格都出现了较大涨幅,但是,这些品种因生长周期长,未来1-2年内仍难有大量的新货产出,2025年仍有望在高价运行。 2025年有望在高价继续运行的品种有:羌活、巴戟天、远志、黄芩、柴胡、秦艽、赤芍、威灵仙,猪苓等。 按照药市“涨三年,落三年,不涨不落,又三年”周期规律推断,2025年一些高价药材会继续下滑,一些低价品种将横盘调整,只有少数品种有望逆势上扬,成为药市中少有的“黑马”。 总之,2024年药市行情大起大落,与涨价品种擦肩而过也好,或者不小心踏入陷阱,被深深套牢也罢,更多的药商清醒地认识到药市不是遍地弯腰就能捡到黄金,牛市中也切忌满仓,货卖行情火热时,仍是一条不变的铁律。买涨不买落,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当前药市大行情已进入熊市,从高价跌落的品种,中途反弹是最佳的解套机会,短期内不要幻想东山再起,重现辉煌更是一厢情愿。 面对当前低迷的药市行情,也不要自暴自弃。没有今日的大落,也就没有未来的大涨。走过冰天雪地的寒冬,春暖花开的日子就不远了。“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市场价格

查看更多>>

大货供应

查看更多 >>
  • 品名 规格 产地 价格 月对比 季度对比 年对比
  • 酸枣仁 手捡 河北 350 -14.63 -32.69 0
  • 酸枣仁 净度95% 河北 300 -6.25 -36.17 -42.3
  • 酸枣仁 河北 340 -15 -33.33 -41.37
  • 酸枣仁 净度98% 河北 320 -15.78 -34.69 -41.81
  • 酸枣仁 进口 65 -4.41 -14.47 -30.1
  • 酸枣仁 河北 510 0 0 0
  • 品名 规格 联系人 电话 价格
  • 酸枣仁 乔老板 152****3010 协商
  • 酸枣仁 乔老板 152****3010 协商
  • 酸枣仁 赵老板 159****2867 协商
  • 酸枣仁 净度98% 马老板 166****7999 协商
  • 酸枣仁 李老板 183****8928 协商
  • 酸枣仁 李老板 183****8928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张老板 186****1351 协商
  • 酸枣仁 徐老板 151****8851 协商
  • 酸枣仁 马老板 152****1533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吕老板 191****8808 协商
  • 酸枣仁 净度98% 郭老板 139****3783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郭老板 139****3783 协商
  • 酸枣仁 净度98% 秦老板 151****7274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秦老板 151****7274 协商
  • 酸枣仁 投料 丁老板 139****8759 协商
  • 酸枣仁 乔老板 152****3010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董老板 138****8862 协商
  • 酸枣仁 包全检 董老板 138****8862 协商
  • 酸枣仁 压片 董老板 138****8862 390
  • 酸枣仁 闫老板 189****9556 15
  • 酸枣仁 王老板 181****6659 协商
  • 酸枣仁 李老板 139****8350 协商
  • 酸枣仁 95货 张老板 181****7710 协商
  • 酸枣仁 98货 张老板 181****7710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李老板 166****1664 协商
  • 酸枣仁 李老板 139****8350 协商
  • 酸枣仁 刘老板 133****3666 350
  • 酸枣仁 投料 李老板 191****9666 协商
  • 酸枣仁 刘老板 156****8331 540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李老板 185****6888 协商
  • 酸枣仁 张老板 152****0012 协商
  • 酸枣仁 李老板 139****8350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王老板 193****3333 协商
  • 酸枣仁 丁老板 159****0194 协商
  • 酸枣仁 净度98% 耿老板 151****8807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吕老板 191****8808 协商
  • 酸枣仁 净度95% 林老板 135****8214 协商
  • 酸枣仁 净度98% 林老板 135****8214 协商
  • 酸枣仁 张老板 150****7129 协商
  • 酸枣仁 净度98% 李老板 133****3688 协商
  • 酸枣仁 赵老板 180****2538 协商
  • 酸枣仁 张老板 139****4160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姜老板 138****6613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郝老板 135****6575 协商
  • 酸枣仁 李老板 159****5466 协商
  • 酸枣仁 各种规格 张老板 155****8521 协商
  • 酸枣仁 王老板 172****8368 协商
  • 酸枣仁 闫老板 157****6181 协商
  • 酸枣仁 投料 刘老板 150****3181 协商
  • 酸枣仁 刘老板 150****3181 协商

涨落排行

查看更多>>

求购信息

查看更多>>
  • 品名 规格 产地 原价 现价(元/kg) 走势 季度涨跌幅
  • 酸枣仁 进口 76.00 65 -14.47
  • 酸枣仁 净度98% 河北 490.00 320 -34.69
  • 酸枣仁 净度95% 河北 470.00 300 -36.17
  • 酸枣仁 河北 510.00 340 -33.33
  • 酸枣仁 河北 510.00 340 -33.33
  • 酸枣仁 手捡 河北 520.00 350 -32.69
  • 品名 规格 联系人 电话 价格
  • 酸枣仁 乔老板 152****3010 协商
  • 酸枣仁 乔老板 152****3010 协商
     

合作机构

河北赞皇县